7月19日,新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、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实践团以“访企拓岗”、“民族团结”为核心主题,赴阿勒泰地区开展实践调研活动。上午10点,实践团首站前往阔克阿尕什乡也斯克库木村福海县伟博农机合作社。新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、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副院长罗阳老师凭借深厚的农机研究经验,与合作社负责人候志伟围绕国内外农机发展现状、南北疆应用差异展开深入交流。当地以葵花、葫芦、玉米、麦子为主的农作物种植场景,让实践团直观感受到农机适配性的重要性。交流中提到,国外农机在油耗控制与操作舒适性上虽具优势,但国产农机的本地化适配潜力巨大。罗院长强调:“学生只有走进田间地头,了解实际工况,科研才能接‘地气’、有‘底气’。”

随后,实践团来到福海县大尾羊有限责任公司,调研机械化饲料加工实况。车间内,半自动化流水线高效运转:工人专注封装环节,饲料运输、码垛全由传送带与机械臂完成,控制区可通过编程实现机械臂柔性化生产。罗院长与马占林董事长详细交流生产细节,深入探讨行业市场前景与实际生产中的技术痛点。

第三站,实践团走进最西北农业农机合作社,负责人陈思学介绍了现代农业机械应用与创新探索。合作社创新推出“共享储存”模式,正开发扫码管理程序提升效率,但在项目申报与科技创新方面仍遇难题。罗院长当即提出校企合作解决方案:“研究生团队擅长项目申报、专利布局与论文撰写,可规范企业科技创新流程;企业则能提供实习就业岗位,让科研成果扎根地方实际。”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胡菊老师表示,将以阿勒泰地域与农业特产优势为依托,推动校企合作深化,促进学生知识向实践转化。

下午,实践团首先前往阿尔达乡,慰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毛里甫・哈帕。这位哈萨克族医生虽已退休多年,却始终坚守义诊一线,40 余年来足迹遍布福海县各自然村,不仅为患者减免大量费用,更研制特色诊疗方案、编撰多部医学著作。他深耕中医领域,视中医药为民族瑰宝,潜心传承技艺,培养 200 余名徒弟;同时心系教育,资助 500 多名贫困学生,荣获 “最美医生”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” 等称号。实践团同毛医生促膝而谈,聆听其扎根基层的奉献故事,深切感受他对民族团结与传统文化传承的赤诚之心。研究生王蒙垒、牛彦淞作为土生土长的新疆青年,深受毛医生事迹触动。他们认为,要以毛医生为榜样,主动传承民族团结精神,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未来扎根新疆、奉献边疆,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。

最后,实践团前往旺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,调研现代驼奶加工技术。公司负责人范芯详细介绍了企业在驼奶研发、生产及市场拓展方面的成果。新疆旺源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7 年,前身为新疆旺源驼奶实业有限公司,是全国唯一集骆驼系列产品研发、深加工、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。依托专业科研力量,公司在驼奶领域成果丰硕,并凭借自主创新技术,在生物医药、功能性食品、化妆品原料等领域深耕多年。胡书记与罗院长提出深化校企合作倡议,希望为学生搭建实习就业平台,为企业注入科研活力。公司表示,已与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杨教授团队开展项目合作,热烈欢迎机械学院加入,在更多领域共探创新路径。

此次实践活动通过“调研+交流+慰问”相结合的形式,既为校企合作找准契合点,也让师生在基层实践中深化了对“科研服务地方”的理解,为学院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发展双向赋能奠定坚实基础。